“牛奶性寒”“喝奶长痘”?权威专家解答乳制品六个认知误区

新华网2025-09-08

新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 沈美)为普及科学食品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9月7日,第二届食品与健康传播大会在北京召开。政府有关部门和来自科研院所、高校、相关学会、协会及食品行业近200位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乳制品白宝书》正式发布 ,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四位行业专家针对“牛奶性寒、喝奶长痘、四高人群不能喝奶”等乳制品六个认知误区进行着重解读,引发广泛关注。具体内容如下:

一、“牛奶性寒”吗?

对此,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解答:这一说法很可能是古人将“乳糖不耐”导致的消化道不适理解为“寒凉食物”引起。目前中医学界的主流观点是牛奶“味甘性平”,而且中医自古以来都认为牛奶是补益之品。

乳糖不耐在全球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乳糖不耐一样可以喝奶。可以通过少量多次、与食物同饮、选择酸奶或奶酪等发酵乳制品,或饮用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等方式缓解甚至避免乳糖不耐。

二、喝牛奶会长痘吗?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范志红解答:首先,“长痘”(痤疮)与遗传、激素水平、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牛奶与痤疮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高糖、高脂饮食则是明确的风险因素。其次,饮食对于痤疮的影响有非常大的个体差异,“喝奶长痘”是个别现象。如果怀疑牛奶诱发痤疮,可以试着停几天,如痤疮持续就可能是别的原因。此外,也可以试试酸奶、奶酪等发酵后的乳制品。

三、四高人群可以喝奶吗?

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方海琴解答:牛奶和酸奶都属于低嘌呤、低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食物,总体适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人群饮用。而且增加乳制品摄入可以提高膳食质量,有利于减少“三高”食物的摄入。对于高血脂、高血糖人群,建议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无额外添加糖的产品。对于高尿酸人群,增加饮奶并足量饮水有利于尿酸排出。

四、喝奶会长胖吗?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范志红解答:体重管理的关键在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而不是某一种食物的多少。同时体重管理也不能脱离健康的膳食结构,而乳制品是健康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喝300-500毫升对健康肯定是有益的。牛奶中的乳脂可以提供饱腹感,乳蛋白和乳钙有助于强健肌肉骨骼,这些对于体重管理是有利的。对于需要减重的人,可以优先选择脱脂或半脱脂乳制品,但也需要控制膳食中其他来源的脂肪。

五、牛奶提供的是优质蛋白吗?

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方海琴解答:牛奶含有人体必需的全部9种必须氨基酸且各种氨基酸的比例符合人体营养需求,其氨基酸评分100分,说明生物利用率高,是典型的优质蛋白来源。目前我国居民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摄入总量相对充足,但结构不太合理,尤其是红肉偏多,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增加乳制品、豆制品和水产品等优质蛋白的摄入。

六、喝多少奶才能补足钙?

对此,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司徒文佑解答: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约800毫克钙,青春期的孩子需要1000毫克。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尤其要保证充足钙摄入以增加骨钙积累或延缓骨钙流失。

乳制品含钙量较高且乳钙吸收好,如果没有乳制品,一日三餐的钙摄入量大约只有300-400毫克,缺口明显。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0毫克钙,因此按照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喝300-500毫升(或相当量的酸奶、奶酪)基本可以填补缺口。此外,相对于吃钙片,喝奶在补钙的同时还提供优质蛋白、维生素等其他营养,因此是更好的选择。

谈及乳制品认知误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司徒文佑还表示,基于我国公⺠平均饮摄⼊奶及奶制品量不⾜、且对奶有多种误解或认知不⾜的现状,食品科普工作至关重要。作为食品行业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将以专业科技赋能健康科普,助力消费者深入理解乳制品的营养价值,推动全民营养健康理念升级。

一直以来,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积极推动乳制品科普工作拓展,2025年4月25日,为推动科研成果向公众健康价值转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专项基金——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普基金”正式启动。今年五月,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还作为支持单位参与“乳制品的营养密码”专项科普活动,以前沿视角与扎实研究为公众释疑解惑,有力击破网络流传的认知误区。

据介绍,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由科技部批准,中国乳业龙头伊利集团牵头建设,是中国乳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其已在奶牛性控技术、乳铁蛋白制备、益生菌包埋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宗旨是以科技创新破解乳业发展难题,以科普行动架起科学与公众的桥梁,为国民健康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9

传柯文哲加入2026年高雄市长选战?这位绿营民代赶紧出言劝退

2025-09-09

六成民众支持卢秀燕不选党主席 学者分析:卢2028欲决战中台湾

2025-09-09

郝龙斌表态参选国民党党主席:未来重大任务是推动“蓝白合”

2025-09-09

成都农博会上的“黑科技”

2025-09-09

抓好粮食生产 保障粮食安全——新疆塔城市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访

2025-09-09

台湾垦丁旅游业大萧条 业者叫苦:比疫情还惨

2025-09-09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网络创作推广暨“抖音美好丰收节”活动启动

2025-09-09

中小银行首席信息官密集上岗 数字化人才布局加快

2025-09-09

央行昨日开展1915亿元逆回购操作 保持狭义流动性宽松仍是基本导向

2025-09-09

中小银行理财牌照争夺战:联合申请成突围路径

2025-09-09

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2025-09-09

这家上市银行打响“息差管控赛”!息差收窄困局的“结”与“解”

2025-09-09

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各级派出机构档案工作管理办法》

2025-09-09

揭秘租机套现

2025-09-09

韩国政府将接回在美国遭扣押工人

2025-09-09

外交部谈对石平采取反制措施:卖祖求荣只会自食恶果

2025-09-09

石破茂辞职 特朗普:有点吃惊

2025-09-09

新华网国际看点丨石破茂突然辞职,日本政局下一步怎么走?

2025-09-09

热点问答|在美韩企员工被捕,韩国还会继续对美投资吗

2025-09-09

韩国媒体:“抓人”事件凸显美引资环境令人担忧

2025-09-09